仨“80後”省親 溯源評劇“天津緣”(圖)
岩盤浴價格高雄
陳桂家用岩盤浴秋
筱佩珠
不久前,一場由李志遠、肖博、張金松、趙雅博、田翔五位年輕人發起網絡眾籌的“重量級”評劇演唱會《歲月留聲》,在天津紅旗劇院舉行——登臺“最年輕的演員”70歲,17位老藝術傢年齡相加1295歲。
大學老師肖博告訴記者:“在天津、北京、河北省、東北等城市及地區有一群評劇老藝人,我們希望通過眾籌的方式,讓他們能再次登臺。”田翔介紹,最後登場的三位“80後”老演員:來自沈陽的82歲的新少敏、來自聊城的84歲的筱佩珠和來自錦州的86歲的陳桂秋,都是天津出生天津學藝,“她們相當激動,圓瞭回傢鄉演出的夢。”三位老人向記者講述幼年在天津生活、演戲的經歷,跨時近一個世紀的回憶展現瞭津門評劇往事。
陳桂秋
1932年出生西頭如意庵白傢大院10號
唱火“岩盤浴注意事項華北”班底厚侯寶林來借大褂
行腔必有舞,陳桂秋在劇院再現自己21歲時就灌唱片的拿手劇目《遊龜山》,又和師妹筱佩珠合作瞭《三節烈》,86歲依舊美輪美奐,姐妹倆都很激動:“我傢在天津啊,就住在西頭如意庵白傢大院門牌10號,這裡有我鄰居麼……”
“我最早學的是京劇。”陳桂秋原名周喜珍,幼年時艱難度日,後來過繼給姑父姑母,開始學藝之路。姑父是天津文明戲的著名班主陳鹿田。文明戲上話劇初入中國和本土戲劇曲藝相結合的產物,陳桂秋在這樣的環境中,自然也是學得雜。
從《轅門斬子》《法門寺》等京劇老戲開始,陳桂秋還受到天津曲藝的影響,“我會唱單弦和京韻大鼓,小時候我最愛聽白發鼓王白雲鵬瞭。”在華北劇院看到許多名角的評戲演出,陳桂秋迷上瞭這一劇種,當父親讓她京劇評劇“二選一”時,她選瞭後者。父親找來老藝人趙良玉教戲,就是在華北劇院,陳桂秋從一個觀眾變成瞭和鮮靈霞合作的小演員,唱瞭一出《打狗勸夫》。陳桂秋在華北和鮮靈霞、郭硯芳、花明仙、鮮靈芝一起唱瞭《五女哭墳》,陳桂秋演最小的“五女”,觀眾一下子就記住瞭“小五女”,陳桂秋名聲初起。14歲時,她拜師碧月珠。“我可能天生吃這碗飯的。”15歲,因主演臨時有事,陳桂秋在華北劇場臨場“鉆鍋”《對銀瓶》,“上臺前,老板給我念一場的詞,換幕時,現學下一場的詞。”年輕的陳桂秋不但記住大部分,還臨場發揮瞭不少,觀眾大呼過癮。一邊演評劇一邊還和京劇名角王泉奎學京劇把子功。
16歲時,陳桂秋已成主演,和當時著名小生王鴻瑞一起演《霸王別姬》《鎖麟囊》等戲轟動一時,常演劇目還有《賺文娟》《蘇小小》《安安送米》《麻風女》《秦雪梅吊孝》等。陳桂秋的魅力文武兼備、生旦兼演,她在《人面桃花》中反串小生,功底深厚、堪稱一絕。她能演200多出戲,後來初到東北,還成救場勾臉嘗過《秦香蓮》的包公。陳桂秋挑大梁的劇團從天津開始,在山東、河北乃至東北等地都相當有名。在天津,陳桂秋在華北、天寶、黃河等戲院相當叫座,陳桂秋憑本事賺下來自己的純金的點翠的“頭面”,侯耀文曾講過,侯寶林落魄在天津撂地時,曾來陳桂秋傢借大褂。陳桂秋唱遍瞭天津所有的評戲劇場,1949年後,還成為天津戲曲界第一位演“劉胡蘭”的演員,演瞭《白毛女》《劉巧兒》等大批進步現代戲。1950年,陳桂秋挑班帶領“天津魯藝評劇社”,1952年,當時的遼西省發展文化事業,錦州的領導到天津三請陳桂秋,最終她帶著四梁四柱齊全的班底組成瞭錦州評劇團,與愛人、評劇文武小生大傢李繼宗為錦州的評劇事業奉獻畢生精力。陳桂秋的評劇藝術成為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,近年來陳桂秋更是回絕所有演出,當知道要回天津演出時,老人說:“回傢獻藝,義不容辭。”而且本打算上臺講幾句話和觀眾見見面的她,演出前一晚臨時決定為傢鄉的觀眾唱一段,雖然聽力不太好,聽伴奏有些費勁,但還是憑借著感覺完整地演唱瞭她的拿手唱段。
筱佩珠
1934年出生華安大街德同北裡
天津拜師“合同”6年曾在下瓦房學“老調”
“我在聊城大街上聽到有天津人在說話,我能拉著他聊半天。”舞臺上介紹演唱曲目時,筱佩珠說:“我呀,給您唱《桃花庵》中的 二庵 。”庵,用的天津音兒——nan。
筱佩珠原名翟惠貞,鄰居李大伯是蘆莊子中華戲園扔“手巾板兒”的,中華當時以演梆子、曲藝為主;另一傢鄰居姐姐李春芳傢有個唱片機,放的是劉翠霞、愛蓮君、老白玉霜的唱片,常來找李傢姐姐玩耍的翟惠貞也就愛上瞭唱片裡好聽的旋律瞭。
父親有筋骨疼的病,全傢靠母親捅脆棗、砸核桃仁、鎖襪子口這些零工過活,翟惠貞則常在早上到傢附近的上權仙茶園後門口去撿煤核兒。權仙茶園最早在紫竹林附近,是中國第一傢電影院,1914年,搬遷到南市東興大街名“上權仙”。上權仙和中華很近,中華也有評戲演出。李大伯告訴翟惠貞,戲班缺小孩演員,演個丫鬟的也沒臺詞,“還能給點錢,我就立刻答應瞭。有時還得演虎形、狗形”。評劇名傢碧月珠來中華演出,戲院一位孟管事指著翟惠貞對碧月珠說,這個小姑娘挺有出息的。於是,碧月珠就把《打狗勸夫》中一些小丫鬟的臺詞教給瞭翟惠貞,翟惠貞終於能開口唱兩句瞭。後來,碧月珠又教瞭《吳傢花園》,“每天演出有四出戲,我就能在開場帽戲中多唱幾句瞭。”此後,翟惠貞也就跟著碧月珠在天津的各大演評劇的戲院劇院,諸如華北、天樂、燕樂、丹桂等來回演出,“這次回天津在紅旗劇場演出,當年的燕樂曾改名叫紅旗,雖然倆紅旗不是一回事,但沖著名字,我也特別有感情。”
1945年,11歲的翟惠貞在天津拜師碧月珠。碧月珠原名鄧海,是評劇史上著名的“五大明珠”之一,曾在白玉霜、小白玉霜的“李傢班”發揮重要作用。碧月珠收徒17人也以“珠”為名,翟惠貞從此得名筱佩珠,小白玉霜也是碧月珠之徒,這次在演唱會大軸出場的陳桂秋是筱佩珠的師姐,曾名“陳桂珠”。筱佩珠和師父立瞭“6年合同”,這6年賺錢都歸師父,“別的徒弟是按月交錢,我跟著師父,由師父擔負吃喝。師父對我很嚴,早出師早賺錢啊。”碧月珠隨李傢班去北京,筱佩珠也隨之進京,母親一個月去看女兒一次。1949年,天津剛解放,筱佩珠隨師父又回到瞭天津,在丹桂戲園演出,班底有李福安、趙麗蓉的哥哥趙連喜。粉蓮花、王素秋、喜彩苓來天津時,常在碧月珠班底搭臺唱,“幾年後師父和喜彩苓去瞭哈爾濱”。1952年,筱佩珠參加石傢莊評劇團,後來又回到天津參加大眾評劇團,結果在聊城巡回演出時,一出《鳳還巢》讓市民到領導“強留”筱佩珠到如今,“一開始我真不習慣,我燙頭穿高跟鞋,大傢像看 新鮮罕兒 。”1959年,筱佩珠光榮入黨。父母也隨筱佩珠到山東,“在天津時曾搬傢到和平區清河街,最後連房子都給瞭舅舅。”1963年,筱佩珠回天津的華北戲院演出一個多月後,帶著《野火春風鬥古城》《八一風暴》等現代戲進人民大會堂。回天津演出,組織者建議筱佩珠唱《苦菜花》《杜十娘》選段,筱佩珠改成瞭唱腔更加拿人的老戲《桃花庵》,還清唱瞭小時候和老藝人夏春陽學習的老評戲《老媽開嗙》,“他比我師父還大一輩兒,當年,他在下瓦房演出過,我曾讓夏爺爺教瞭《老媽開嗙》《茨兒山》以及蓮花落等 老腔老調 。”這絕跡舞臺幾十年、評劇早期的聲腔響起,劇場內叫好聲不斷、掌聲雷動。“前幾年,我的腰受瞭傷,這次是躺在孩子汽車後座來的天津。但在天津的臺上一站,我不覺得腰疼。”筱佩珠也有遺憾——行程太匆忙,沒來得及再看看小時候生活、演出的地方,“我下次來,一定把這個遺憾補上。”
新少敏
1936年出生菜橋子求真裡6號
再窮不短嘴兒一人一對大對蝦
“我太激動瞭,連話筒都拿不住瞭。”舞臺上,新少敏演唱瞭拿手的《打金枝》選段,舞臺下,她說,本來身體支持不瞭演唱,可站在天津的舞臺上,“我就 還瞭陽 。”
“我傢住在南門外大街菜橋子,一緯路求真裡6號。”新少敏原名史玉珍,傢人叫她小敏,她的母親是河北梆子藝人,姐姐是評劇紅角金鑲玉,和評劇藝術傢新鳳霞都是男旦老藝人王先芳藝名小五珠的徒弟。在她的記憶中,胡同鄰居們不是唱大鼓的就是唱戲的,“我特別 愛好 。”
姐姐是名角,一傢人都跟著姐姐四處演出。日本投降後,新少敏一傢從山東回天津一路九死一生。“姐姐在八路軍所駐德州、臨清等 根據地 演出。”劇團裡有評戲、梆子、京劇等,京劇名角李和曾也在這裡演出。隨著戰爭的開始,新少敏一傢決定回天津,取道臨清、冀州、石傢莊、保定,一路上遇到瞭皇協軍、國民黨軍隊,“戰爭 跟著 我,親眼看到一個正在喂奶的孩媽媽被一顆穿墻的子彈打死;父親差點被抓去當壯丁挖戰壕,靠裝病躲過去瞭;幾個手榴彈落在我們頭頂的馬棚上,沒炸,真是命大……”一路北上,姐姐唱戲時被國民黨軍官看上欲拉走意圖不軌,幸虧媽媽咬著牙堅持“我們閨女隻唱戲不做別的”,才被突發善心的兵卒悄悄放跑,新少敏滿含感恩之情。姐姐和新鳳霞在天津河東天寶戲園演出時,新少敏親眼目睹國民黨傷兵邀女演員吃飯不成後砸瞭園子,“是一個唱小生的女演員化妝成男的摟著我姐姐假裝來看戲的小青年,才逃瞭出來。”連氣帶病,一代紅角金鑲玉過早去世瞭,“她留下遺言: 不許小敏唱戲 。”1949年,解放軍大炮震動天津城,地下黨組織遇到小敏,還想能邀請她姐姐繼續演出。也是這一年,小敏違背瞭姐姐遺願,拜師老藝人董瑞海學唱戲。“其實就是伺候師父。早上要給他買早點、沏茶、收拾,師父就教20分鐘,然後我繼續幹活。”學藝沒少受罪,在凳子上拿大頂,一次實在受不瞭,剛偷懶就被發現瞭,眼看要被打屁股,僥幸被師奶奶看到攔下瞭,“孩子幫你幹多少活?別打瞭。”也許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,嗓子好扮相好,一學就會,“我隻念過三年級,但看劇本就都記得住。”師父看她叫小敏,幹脆也照著新鳳霞的名,起瞭個“新少敏”的名字。1953年,新少敏調入沈陽,先向師叔金開芳學戲,最後有拜師筱俊亭。霍亮的嗓子和個性,讓新少敏即便唱配角也大放異彩。就是這種憑本事吃飯的執拗勁兒,讓她在擁有名傢輩出的沈陽評劇院中,依舊能唱紅,挑大梁。母親在世時,新少敏常回天津,因為媽媽常說:“給你姐買票去。”剛落戶東北時,新少敏一開始總覺得不習慣,懷念天津的各種好。“我從小媽媽就說,人傢吃飯別看嘴兒,閨女,愛吃什麼跟媽說,媽給你買。”媽媽靠給人洗衣服賺零錢,小敏清楚地記得,胡同口到季節有賣煮好的大對蝦,“我和三個妹妹一個弟弟,一人吃一對兒。”
“我患有腦梗、心梗。”在當晚的舞臺上,新少敏說一直在激動地發抖,“回傢演出是真精神,可音樂響起,我仿佛覺得我的老師就站在身後支持著我,臺下都是我親人,我自己都覺得嗓子豁亮瞭。這就是,感情。”
“評劇百餘年的歷史,三位老人見證瞭大半評劇歷史。評劇是唐山發源、天津發祥,甚至可以說,評劇是天津的地方戲。”天津廣播電臺《戲曲60分》主持人田翔如是說——
評劇是天津的“地方戲”
“評戲”或在天津定名從歷史上來看,天津一直是河北一帶的中心。最初,評劇起源於蓮花落,被叫著“蹦蹦戲”“半班戲”。關於定名“評戲”,有的說始於白玉霜,還有說是成立於1924年元順劇社,在天津演出時,第一次用“評戲”一詞。此外,也有說法是,1915年,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,在天津的奧、意、法“租界”演出,李大釗觀看瞭《花為媒》後,題詞“似戲非戲,比戲出奇,改良平戲!”說是李大釗評價“蹦蹦戲”是“評古論今”的,所以叫“評劇”。這些說法雖都無定論,但都和天津息息相關。
曾被禁演風頭超京劇1894年,蓮花落藝人蜂擁進津。1901年,成兆才、孫鳳鳴、孫鳳崗等為主的蓮花落班二次進津,很受歡迎。清政府對人民大眾文化進行摧殘和禁錮,被視為“鄙俚技藝”的蓮花落首遭沖擊。1908年成兆才、金菊花、任善峰、倪俊聲再次返津,逢光緒、慈禧兩次國喪,禁用樂器,因此受到很大挫折。天津直隸總督楊子祥一紙通令,將9個蓮花落戲班逐出津門。1915年“慶春平腔梆子班”進津,在河東宴樂茶園獲得瞭成功、引起瞭轟動,讓落子在天津紮下瞭根。在天津,評劇演出的風頭超過瞭當時“平劇”京劇,連梅蘭芳、劉鴻聲也到宴樂觀看五大明珠之一的月明珠的表演,此後評劇更是風生水起。1928年,出現專演評劇的天樂戲院。
立碑紀念“四大流派”1987年,長虹公園立碑紀念評劇四大流派創始人李金順、劉翠霞、白玉霜、愛蓮君,這些流派都是在天津形成的。李金順是武清人,先學梆子、大鼓,後學評戲,是評劇的第一個女演員(也有說是花蓮舫)。她十幾歲在天津成名,後到東北發展。在李派藝術的影響下,天津先後湧現出一大批評劇女藝人,其中很多都形成瞭自己的流派,並以天津為中心向山東、河北、東北等地“輻射”,擴大評劇的影響力。
新報記者單煒煒(圖片均由被訪者提供)
(原標題:仨“80後”省親 溯源評劇“天津緣”(圖))
本文來源:天津網-每日新報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台灣電動床工廠
電動床
台灣電動床工廠
電動床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一川抽水肥清理行|台中抽水肥|台中市抽水肥|台中抽水肥推薦|台中抽水肥價格|台中水肥清運
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|多鏡頭行車記錄器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|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
台中抽水肥專業網|台中抽水肥|台中市抽水肥|台中抽水肥推薦|台中抽水肥價格|台中水肥清運
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|靜電機|靜電機推薦|靜電油煙處理機|靜電油煙處理機推薦
優美環保科技工程-靜電機,靜電機推薦,靜電機保養,靜電機清洗,靜電油煙處理機
留言列表